(通讯员 肖苏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强调,要利用好富硒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施甸县坐落于冈底斯—喜马拉雅造山系之保山地块上,拥有独特的地热资源、丰富的富硒土地和壮丽的自然地貌。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施甸县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单一等多重挑战。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如何打造特色富民产业,切实铺就乡村产业发展之路,成为摆在施甸县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学校”)新增为教育部直属定点帮扶高校,定点帮扶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依托学校教育、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掘本土资源优势,推动施甸县发展低纬高原特色产业。2023年7-8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乡村文化发展研究院韩美群教授团队前往施甸县旧城乡、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等地,对学校定点帮扶情况和当地富硒产业进行深度调研。
图1 施甸县姚关镇富硒土地介绍
全方位勘测县域资源,锚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定点帮扶工作实施以来,学校选派了多名专家教授团队,在施甸县旧城乡、何元乡、由旺镇等地开展土壤取样调查及硒元素、重金属含量测试,证实了施甸县拥有丰富的天然富硒土地资源,并持续为施甸县富硒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关键技术和项目指导。截至目前,已在当地发现富硒土地21458亩。
在摸清富硒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学校帮助施甸县开展富硒强化种植与养殖示范试验工作,提出了“天然富硒+营养强化”相结合的富硒产业科学发展方向,以培育施甸“天然绿色富硒农产品”为重点,打造了5个富硒种植示范基地,推动了富硒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地质品牌向精深化发展。
多渠道实践产业兴农,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学校成功帮助施甸县获批“天然富硒土地”国字号招牌,充分挖掘施甸县天然富硒土地综合利用潜力,推动施甸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硒”望之路。
“靠着古树茶产业、特色水果种植、猪牛养殖业和旅游业发展,家家户户都实际参与了1-2项致富产业。”摆榔乡副乡长杨秋建表示,产业帮扶切实惠及了全乡居民。
图2 韩美群教授团队在摆榔乡和由旺镇实地调研
学校助推施甸县“两青”豆类、七彩花生等富硒农产品标准化示范种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科技帮扶带动社区村民、周边村镇广泛参与。通过采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富硒种植技术,施甸县投入130万建成富硒蔬菜生产基地850亩,带动农户350户1800人。在杨家社区挂牌成立“富硒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富硒农业示范种植260亩,带动周边富硒种植2000余亩,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推动人均纯收入增收超过1000元,有效推进了施甸县富硒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出一些新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亮点,实现施甸农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擦亮施甸的‘乡’和‘土’招牌。”施甸县旧城乡副乡长杨君田说道。
图3 韩美群教授团队调研施甸县果蔬农业企业
校地合作共谋发展,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是推动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杨君田副乡长介绍:“目前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用水问题,缺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业是影响施甸县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韩美群教授团队通过深入调研后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支持性工程,推进农业产业振兴需要有重点地推动特色农副产品商业化、产业化,接下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依托“地球科学+”学科、科技、人才等优势,引导和撬动多方要素资源,重点围绕富硒农业和人才培育持续强化合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全力打造和推广施甸县“高山硒谷”品牌,打通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通道,推动富硒农旅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